- 课程详情
- 其他课程
- 学校介绍
- 地图信息
课程价格 | 因学校优惠促销活动,价格变动频繁,当前价格请致电详询 |
开课日期 | 随到随学 |
培训周期 | 电询 |
地址 | 大连市软件园 |
-本科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强化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掌握现代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掌握软件服务外包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方法,掌握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和软件开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多种主流软件工具、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解决企业问题,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在外文环境中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以及编制外文项目文档等工作的IT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日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Java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UML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于ORM的持久层设计、Oracle、Web开发技术(Java)、软件交互设计、大规模软件架构技术、设计模式、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依托中国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东软集团,联合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将一个企业级分布式业务系统分解到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年级的软件服务外包编程实践、二年级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训练、三年级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实战、四年级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实训。
(2)根据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组织模式,设立了软件服务外包社团,专门为该专业的学生开展课外企业运营实践活动。真实的企业运作模式,锻炼了学生的企业管理与项目开发能力。
(3)该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本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日本NAPROCK国际编程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等有影响力的赛事,进一步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就业领域:
(1)在面向欧美、日本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国际大型IT企业,以及国内软件企业,从事软件研发、技术支持、产品服务、市场推广等工作。
(2)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如政府、银行、电信等),从事业务信息系统开发、服务器系统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工作。
(3)在中小型IT企业,从事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网站管理、系统维护等工作。
(4)该专业还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了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双学位项目、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双学位项目、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本升硕项目、韩国建国大学交换生项目等20多个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和选择。
(5)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具有硬件系统的基本设计能力,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构建能力;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及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职业素养,能够从事嵌入式软件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数字逻辑,Linux基础;编译原理、C++高级编程、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Linux系统编程、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联合IT企业资深工程师和专业老师开发了多个实践项目用于教学,循序渐进开设在大学四年内:C语言概念实习、C++技能实习、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智能家居系统项目实训等,不断的课内实践环节,强化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2)与国内多家嵌入式领域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毕业前的实习机会,可以提前进入企业接触真实项目,增强就业竞争力。
(3)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参加丰富的课外竞赛及实践活动:如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日本国际编程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地理信息系统等各类竞赛,嵌入式社团,大学生创业中心等,提供更多的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培养的机会。
就业领域:
(1)本专业面向数字家电、移动通讯、软件服务、电子娱乐、消费电子等相关行业的各类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移动通讯软件开发、游戏开发、软件的运行管理及维护、嵌入式系统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工作。
(2)从业的岗位有嵌入式系统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设计工程师、技术支持与维护工程师和产品工程师等。
(3)学院与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外三十几所大学开展交换生、学历生、短期交流等国际交流项目,为优秀学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4)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库领域的基本知识,精通一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语言,掌握数据库方面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备在社会、企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数据库方面应用软件工程项目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及数据库软件工程师职业素养,能够从事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及技术服务与软件销售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软件工程、 DB2数据库管理、DB2数据库开发、Linux基础、Web项目实践(Java)、设计模式、编译原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XML、Web开发技术(Java)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强调软件开发实践不断线,持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托中国东软集团的产业优势,联合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在不同的阶段设置相应的实践项目:一年级的C语言编程实践、二年级的Java技术项目训练、三年级的Java项目实战、四年级的Java项目实训。通过四年不间断的项目实践训练,强化实践能力,真正培养企业所需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使学生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
(2)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实践基地,让学生体验真实就业环境的场景,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真实的企业运作模式,锻炼了学生的企业管理与项目开发能力。
(3)根据学生就业所需,为本专业的学生设立Java社团,开辟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第二课堂,锻炼学生软件开发能力。
(4)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ACM国际编程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等各种有影响力的赛事,进一步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就业领域:
(1)从事各类软件企业、事业等单位的Java方向软件项目的策划、设计、编码、测试等工作。
(2)从事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系统等各类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
(3)从事数据库应用系统相关软件产品的市场推广、售前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4)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了学分互认项目、交换生项目、交流实习项目以及短期参赛研修项目,让优秀学生有机会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等国家几十所知名大学进行进修与学习。
(5)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系统应用开发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网络系统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和网络环境下软件系统的构建技术,具有良好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及职业素养,能够从事网络系统软件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Java语言高级程序设计、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工程、Linux管理与应用、C++高级编程、Linux网络编程、编译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以东软集团为依托,在大学四年内实施C语言编程实践、面向对象语言技能实习、Linux网站环境搭建、网络系统应用开发项目实战、网络系统应用开发项目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增加学生面向社会企业的就业技能。
(2)本专业学生有多个学生社团、大学生创业中心的虚拟公司可供选择参加;另外本专业还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在毕业前事先感受企业管理运行模式,增加实践工作能力。
(3)本专业学生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等各级竞赛,如ACM、日本PG大赛、博创杯、挑战杯、GIS等。
就业领域:
(1)在软件开发及服务外包类企业从事网络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市场推广、技术支持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维护工程师、产品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
(2)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如政府、电信、银行等)从事网络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管理、维护工作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管理工作,从业的岗位有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测试工程师等。
(3)本专业提供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美国、英国、韩国、俄罗斯等三十几个大学的交换生、学历生、短期交流等合作项目,为有意出国的优秀学生提供留学机会。
(4)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5-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软件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掌握现代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方法,掌握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和软件开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多种主流软件工具、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以及应用和维护等工作的IT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数据结构(C语言)、操作系统(Linux)、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字逻辑;软件工程、.NET程序设计、
.NET Windows编程、Web开发技术(.NET)、软件测试、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可视化建模与UML、团队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NET)等。
职业取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或国际IT公司,从事Web应用软件、桌面应用软件和各类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等工作,从事软件产品的市场推广、售前与售后服务等工作;也在政府机关、信息化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事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维护,网络工程的建设与系统集成,以及相关软件产品的操作、维护、技术咨询、培训、销售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软件维护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教师等。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将实际应用的大型企业级项目整理成教学项目,并根据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将项目分解到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年级的C语言编程实践、二年级的.NET项目训练、三年级的.NET项目实战和四年级的.NET项目实训。通过四年不间断的项目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开发实际项目的能力。
(2)为学生组建了多个虚拟公司(公司承接真实的软件开发项目,由学生自主管理,并配有专业指导老师),真实的软件企业组织和运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锻炼企业管理与项目开发能力的机会;并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设立了社团和学习小组,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为进入虚拟公司做好准备。
(3)学生可以在本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微软的创新杯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挑战杯比赛、ACM竞赛等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赛事,进一步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就业领域:
(1)面向IT公司,从事信息系统、嵌入式系统等各类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维护工程师、产品工程师等。
(2)面向政府机关、信息化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银行和金融公司,从事企事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维护,网络工程建设与系统集成,以及相关软件产品的操作、维护、技术咨询、培训、销售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网页设计/制作师、网站编辑、数据库管理员等。
(3)本专业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交换生项目、韩国建国大学交换生项目、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学分互认项目、美国的乔治亚大学交流实习项目等10多个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和选择。
(4)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6-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及软件工程理论基础知识以及良好的软件工程专业素质,系统地掌握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软件工程设计、开发和测试技能,掌握软件测试的策略、方法和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能力,以及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既能从事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工作,也能从事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等工作的信息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Linux基础、Java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软件质量保证、自动化测试工具、软件测试技术与管理、软件工程、可视化建模与UML、Web开发技术(Java)、团队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Java)、Oracle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本专业设置了贯穿本科学习期间的实践教学项目:大一的C语言编程实践、大二的软件测试技术项目训练、大三的软件测试项目实战,以及大四的软件测试项目实训。通过四年不间断的实践项目训练,能够真正达到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动手能力要求。
(2)设立了软件测试社团、大学生创业中心虚拟公司等实践平台,通过虚拟的测试企业运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协作与沟通等基本素质能力。
(3)在本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日本NAPROCK国际编程大赛、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国际赛事,进一步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就业领域:
(1)毕业生可在各类型的信息技术企业从事网站开发与测试、手机软件开发与测试、游戏软件开发与测试、桌面应用程序开发与测试、本地化测试、测试管理等工作。
(2)可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如邮政、银行、电信、政府部门的信息中心等)从事金融软件、通信软件等专用软件的开发与测试、信用卡测试、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3)可从事软硬件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工作。
(4)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7-软件工程(软件服务外包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掌握现代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掌握软件服务外包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方法,掌握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和软件开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多种主流软件工具、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解决企业问题,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在外文环境中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以及编制外文项目文档等工作的IT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Java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UML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于ORM的持久层设计、Oracle、Web开发技术(Java)、软件交互设计、大规模软件架构技术、设计模式、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依托中国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东软集团,联合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将一个企业级分布式业务系统分解到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年级的软件服务外包编程实践、二年级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训练、三年级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实战、四年级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实训。
(2)根据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组织模式,设立了软件服务外包社团,专门为该专业的学生开展课外企业运营实践活动。真实的企业运作模式,锻炼了学生的企业管理与项目开发能力。
(3)该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本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日本NAPROCK国际编程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等有影响力的赛事,进一步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就业领域:
(1)在面向欧美、日本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国际大型IT企业,以及国内软件企业,从事软件研发、技术支持、产品服务、市场推广等工作。
(2)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如政府、银行、电信等),从事业务信息系统开发、服务器系统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工作。
(3)在中小型IT企业,从事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网站管理、系统维护等工作。
(4)该专业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了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双学位项目、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双学位项目、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本升硕项目、韩国建国大学交换生项目等20多个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和选择。
(5)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8-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通信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具有简单的通信硬件系统的设计的能力;具备在社会、企业环境下以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为模式的研发通信系统工程项目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及通信系统工程师职业素养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英语口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Linux系统编程、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原理、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C++高级编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系统原理、移动通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设置了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将通信领域的实际工程项目应用到四年的实践教学中,具体实践内容分为集中实践环节和随堂实验环节,在一年级设置为期一个月的C语言项目实践(集中实践),二年级设置为期一个月的嵌入式无线智能点菜机项目训练(集中实践),三年级设置为期一个月的网络维护项目实战(集中实践),四年级设置为期10周的无线智能医疗监控系统项目实训(集中实践),此外,在每门专业课中,都根据课程特点设置了一定学时的实验室实验。通过四年不间断的实践项目训练,能够真正达到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动手能力要求。
(2)学院设置有通信工程专业社团和通信工程大学生创业中心,由专业教师带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创新活动,由学生组织运营的通信工程大学生创业中心模拟真实通信类公司的运营,锻炼学生经营、管理、沟通交流、研发、设备维护等各方面实践能力。
(3)本专业多年派出学生参加国内外专业技术竞赛,如赴日PG大赛、全国ACM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竞赛等,各比赛均在与全国高校专业学生竞争中取得骄人成绩;本专业开展并组织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大赛,如“西门子杯无线通信大赛”、“通信业务与应用设计大赛”、“3G应用人才创业创新大赛”、“C语言编程大赛”、“Office技能大赛”、“文字录入大赛”等。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参赛机会。
就业领域:
(1)到通信类设备制造商及各类通信网络工程公司从事移动通信,通信软件开发,终端软件开发,通信设备维护工作。
(2)到通信运营商从事通信系统运营工作。
(3)为优秀学生提供出国留学机会,包括各类交换生项目,目前合作的国外院校有韩国建国大学、澳大利亚斯文本大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以及其他留学项目,包括美国狄克森大学2+1+1学分互认项目、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2+2学分互认项目等。
(4)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运行原理及其应用,掌握网络的组建方法,掌握网络安全的配置与防护,了解计算机网络前沿技术,能够从事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设计、维护、程序开发、网络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C语言)、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安全、Windows网络管理与应用、Linux管理与应用、Web开发技术(Java)、综合布线技术、Oracle、网络规划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基于一个具体的网络工程项目,将其分解到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年级的C语言编程实践,二年级的网络工程项目训练,三年级的网络工程项目实战,四年级的网络工程项目实训。并通过5个月毕业设计实践项目,锻炼学生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与思科公司筹建的“思科校企合作岗前实训基地”项目也能为同学提供多种实践机会。
(2)本专业设立了网络社团、Java社团和PHP社团,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学生可以参加“大学生创业中心”的虚拟公司,锻炼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3)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全国计算机网络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等多项国家级竞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就业领域:
(1)面向互联网行业,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
(2)金融保险等大中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以及网络信息安全工作。
(3)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工作。
(4)在网络设备生产商、集成商、通信运营企业从事设计、开发、维护等相关工作。
(5)本专业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硕士生项目、日本阿尔卑斯实习项目、日本会津大学学习实习项目、韩国济州国立大学交换生项目等10多个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和选择。
(6)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10-物联网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运行原理及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开发物联网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从事物联网工程的设计、实施、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C语言)、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物联网导论、现代传感技术与系统、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安全、射频识别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嵌入式系统编程语言、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基于一个具体的物联网工程项目,将其分解到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年级的C语言编程实践,二年级的物联网工程项目训练,三年级的物联网工程项目实战,四年级的物联网工程项目实训。并通过5个月毕业设计实践项目,锻炼学生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本专业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筹建的物联网综合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实际项目的实践机会。
(3)本专业设立了物联网、Java和PHP等技术社团,进行实际物联网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同时,学生可以参加“大学生创业中心”的虚拟公司,锻炼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4)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中国物联网创意和应用设计大赛”、“全国计算机网络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多项国家级竞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就业领域:
(1)面向物联网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
(2)主要面向岗位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
(3)本专业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硕士生项目、日本阿尔卑斯实习项目、日本会津大学学习实习项目、韩国济州国立大学交换生项目等10多个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和选择。
(4)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专科专业-
1-计算机网络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协议及其应用,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组建、网络设备和网络服务的配置管理、网站建设等与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的高素质IT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 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Internet与多媒体技术;Windows网络管理与应用基础,组网技术,Linux系统管理,综合布线技术基础,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基于具体的网络项目,将其分解到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年级的C语言编程实践,二年级的网络技术项目训练,三年级的网络技术项目实训。并通过5个月毕业设计实践项目,锻炼学生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与思科公司筹建的“思科校企合作岗前实训基地”项目也能为同学提供多种实践机会。
(2)本专业设立了网络社团、Java社团和PHP社团,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并且学生可以参加“大学生创业中心”的虚拟公司,锻炼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3)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全国计算机网络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等多项国家级竞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就业领域:
(1)面向互联网行业,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
(2)金融保险等大中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以及网络信息安全工作。
(3)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工作。
(4)在网络设备生产商、集成商、通信运营企业从事销售、开发、维护等相关工作。
2-计算机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还具有较高外语能力和良好个人素质,能够从事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图形图像编辑与处理、网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IT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实用英语,实用英语口语,计算机数学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库原理,Internet与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网站构建技术,PHP基础,Linux系统管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开发网站建设实践教学项目。将一个网站建设的全程技术的应用分解到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年级的基础语言编程训练、二年级的网站建设项目实战、三年级的网站建设项目实训。使学生在每一阶段学到的理论知识都能跟实践密切结合,融会贯通,得到更充分的应用。
(2)根据国内企业的组织模式,设立了虚拟公司——东远网络传媒公司,专门为本专业的学生开展课外企业运营实践活动。真实的企业运作模式,锻炼了学生的企业管理与网站开发能力。
(3)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学院的平面设计大赛、动画设计大赛和网页设计大赛等赛事,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就业领域:
(1)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到传媒行业、网络出版行业、教育行业、软件外包行业以及政府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站运营及维护等工作。
(2)从事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排版印刷等工作;从事多媒体产品的市场推广、售前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3)从业的岗位包括网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网站建设工程师、技术支持/维护工程师等。
3-软件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主流的软件开发测试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多种主流软件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IT应用型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实用英语、实用英语口语、计算机数学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 沟通与演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Internet与多媒体技术;Web开发技术基础、软件测试技术、可视化建模与UML基础、软件技术技能认证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本专业依托东软集团,联合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将企业真实项目分解到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一年级的C语言编程训练、二年级的软件技术项目训练、三年级的项目实训。
(2)本专业与微软、IBM等国际化大型IT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也与武汉中地数码、大连正宸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中小型软件公司以联合开发项目、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企业实习机会。
(3)本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日本NAPROCK国际编程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等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进一步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4)本专业为有意愿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提供了美国塔克马社区大学学士学位项目、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学士学位项目、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学士学位项目、韩国建国大学交换生项目等多个国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和选择。
就业领域:
(1)在各类型IT企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技术支持、市场拓展、销售等工作。
(2)在知名互联网企业从事网站开发、网站策划、编辑等工作。
(3)在电信、移动、银行、邮政、学校、政府、电视台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管理等工作。
9-网络工程
电脑与IT
-
大连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介绍 已有156人浏览报名
培训周期: 一周以内
电话咨询 开班日期: 电话咨询 查看详情 -
大连软件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已有143人浏览报名
培训周期: 一周以内
电话咨询 开班日期: 电话咨询 查看详情 -
大连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专业介绍 已有173人浏览报名
培训周期: 一周以内
电话咨询 开班日期: 电话咨询 查看详情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介绍 已有141人浏览报名
培训周期: 一周以内
电话咨询 开班日期: 电话咨询 查看详情
学历文凭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集团、亿达集团共同投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兼办管理学、文学等学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嵌入式系统工程系、数字艺术系、英语系、日语系、基础教学部、科研管理与研究生部、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机构,开展普通全日制本、专科教育,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同时,学院还开展了东北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大连教学点)的培养和留学生的培养。
地图信息
详细地址
学校地址:大连市软件园